4月24日,來自巴塞羅那Irsi Caixa艾滋病研究所的科學家向媒體公布,他們*了艾滋病病毒(HIV)擴散、滲透直至顛覆免疫系統(tǒng)全過程的分子生物學機理,該研究成果已發(fā)表在當日出版的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期刊《PLoS Biology》上。
科學家們描述了新的重大發(fā)現(xiàn),即找出了一種附著在HIV病毒表面的神經節(jié)苷酯(gangliósidos)分子,并證實了它們就是HIV病毒賴以對機體免疫系統(tǒng)發(fā)起致命攻擊的“特洛伊木馬”。當這些分子被樹突狀細胞(機體免疫細胞)捕獲時,HIV病毒順勢完整地滲透到樹突狀細胞內部。經由樹突狀細胞的運送,HIV病毒進入淋巴結摧毀T CD4淋巴細胞,從而導致了機體免疫功能的喪失。
基于上述研究成果,科學家們表示,他們將鎖定“去除神經節(jié)苷酯分子,切斷HIV病毒在體內擴散的渠道”這一目標,加緊進行生物醫(yī)藥研發(fā),為人類攻克艾滋病探索和開辟出一條新路。